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 2021年9月

秉承優良傳統 緊貼教育趨勢創新教學 打好根基育優才 學術體藝樣樣精通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一直以辦學團體的願景「並肩培育豐盛生命,攜手見證基督大愛」為學校發展大方向,除了秉承協和的優良傳統外,亦拓展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養SMART KIDS的生命素質。簡燕玲校長着力發展STEM、資優教育、兩文三語及課外活動四個範疇,學生課內外表現同樣出色。

鼓勵活用英語 學習機會無處不在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兩文三語十分重要,而語文需要從小常接觸才可以易於掌握及運用。英語一直在協和學科學習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為切合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學校安排低年級同學參與教育局的英語課程PLPR(Primary Literacy Program for Reading)計劃,由外籍老師親自教授,提升學生寫作及閱讀能力。學校同時顧及高年級同學需要,增聘外籍老師自設高小課程(Step Up Program),提高教學質素,讓同學多與外籍人士溝通,提升英語溝通能力。

學校的英語學習不只局限於書本與課室,更設立英文興趣班,為各個年級度身訂造不同計劃。簡燕玲校長指:「例如五、六年級學生會參與參觀活動,到尖沙咀訪問途人,增加活用英語實戰經驗。」此外,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境外交流學習活動,單數年會以英語為主,雙數年則是普通話,訓練學生書寫和說出流利的兩文三語。「我們同時參加由辦學團體舉辦的聯校英語學習活動,曾到澳洲、英國等地見識和交流,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悉心安排終換來美好成果,2020-2021年度升中派位結果理想,不少學生獲派心儀英文中學,當中更包括皇仁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伊利沙伯中學、九龍華仁書院等,獲家長一致好評。

積極革新教學 建立人才庫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育課程帶給學生。期間獲香港教育大學邀請參與Coolthink@JC運算思維計劃,成為全港首12間先導學校之一,協助培訓學生成為數碼科技的創造者,解決生活難題,又派老師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擴充專業知識。學校亦在常識科課程內加入更多科學實驗及探究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基本科學知識和技能。新學年加強跨學習領域科目元素,會以中國文化為主線,例如以古代樂器為主題,學習與音樂相關的成語,教授樂器的英文名稱、設計實體樂器再結合micro:bit演奏。

校本資優教育整體發展

學校有規劃地發展整體的資優教育課程,首先透過發展第一層全班式的資優課堂教學,從而統整第二層的抽離式小組教學,繼而推薦更多學生參加第三層的校外支援計畫。學校獲得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同工的支援及帶領,透過學校領導層的推動和策畫,建立專業的教師團隊,增強教師的信心和能力,發展不同能力學生的潛能。資優教育課程的方針從而成為學校的整體文化,為學校發展奠定穩健的基礎。

多元體藝課程 發掘無限潛能

協和學生可謂文武雙全,不論在校內校外都屢創佳績,獲獎無數。這要歸功於學校不但重視學術發展,更提供80多項課外活動選擇,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發展潛質,學習與人溝通和合作,增進人際關係,同時亦可以豐富學習經歷。

另外,學校鼓勵學生學習樂器,陶冶性情,設有中樂團及管樂團,發展團員不同能力和演奏水平。簡校長說:「以管樂團為例,團員超過50人,學生在音樂氛圍下成長,慢慢建立自信。團員曾在校際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透過演奏能讓學生發揮個人才華及潛能,鍛煉耐性及專注力。」「學校未來會發展弦樂,希望能夠成立一支管弦樂團,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體育方面也有多元選擇,包括劍擊、田徑、游泳、籃球、排球和躲避盤等。另外過往兩年參與教育局配合食衞局致力發展活躍及健康的小學校園(MVPA60),推行了「一人一繩」計畫,全校學生會在體育課和小息時跳繩。簡校長笑言:「我們希望小朋友有足夠時間做運動,強健體魄,做一個有活力的學生!」

家校攜手合作 為升中、小作好準備

幼稚園與小學無論在學習模式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差異,入讀小一初期,部分學生可能在適應上遇到困難,加上受疫情影響,小朋友們已停課了一段時間,對校園生活更加陌生。學校有充足的幼小銜接準備,設立小一預備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學校學習的常規及教學。簡校長指:「即使疫情期間,我們亦善用網上平台,老師會錄製短片,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學校,以及一系列自理能力訓練。同時小一級採取雙班主任制,加強對學生的照顧及關愛。」另外學校又安排學生在小一評估前重溫學習的重點,讓學生更有信心地進行評估。

學校着重家校合作,除了舉辦各類家長教育活動外,去年更聯同外間機構舉辦「6A爸爸同學會」講座,以輕鬆手法令爸爸掌握管教孩子心法,應付小朋友升小需要。另外又設計「一頁檔案」,讓小一生透過寫作描述家中環境和自己的興趣,然後在課堂上分享,增進同學彼此的了解,促進融洽的校園氣氛。除了幼小銜接外,另一個家長注重的便是升中準備。學校每年都會安排8至9位中學校長到校分享(疫情期間改為網上),讓家長和同學掌握心儀學校的特色和學習環境等。家長由子女就讀三年級開始便可以參加升中講座,了解中學資訊。簡校長總結:「老師又為六年級同學提供面試工作坊,協助他們提升兩文三語能力,完善面試技巧,又找來家長義工,協助同學預習,訓練學生膽量,屆時便得以發揮自如,考進心儀中學!」

教育傳媒

檳城之旅 檳城之旅
新加坡之旅 新加坡之旅
簡燕玲校長、尹淑芬副校長、譚國欣副校長一起肩負帶領學校發展的重任。 簡燕玲校長、尹淑芬副校長、譚國欣副校長一起肩負帶領...
簡燕玲校長 簡燕玲校長
STEM DAY STEM DAY
高卡車比賽 高卡車比賽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育課程帶給學生。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育課程帶給學生。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
「香港科學館」進行實驗活動 「香港科學館」進行實驗活動
學校榮獲優秀教師教學獎 學校榮獲優秀教師教學獎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育課程帶給學生。 學校早在六年前已落實把STEM元素融入教學,把嶄新的教...
中華文化日開展禮 中華文化日開展禮
與變臉大師合照 與變臉大師合照
校園體驗日活動 校園體驗日活動
協和生態園 協和生態園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